阿富汗为什么常年战乱(阿富汗的发展史)
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
面积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云南加广西那么大。
北边是中亚,西边是伊朗,南边是巴基斯坦。
因为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在历史上曾属于阿富汗,两国的领土争端非常激烈。
东侧有一条400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瓦罕走廊和中国新疆相连,这条走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大雪封山走不了。
在距今七千万年的新生代,印度板块经过亿万年的漂移,向欧亚板块俯冲。(什么是板块运动点这里)
在两大板块的叠压缝合部,隆起了兴都库什山系和巨大而高峻的喜马拉雅山系。
在这两个山系的接合部造就了一片范围广大、峰峦叠嶂的山域,有100多个六七千米的山峰,地理学上称之为帕米尔山结。
阿富汗就位于帕米尔山结的西南侧,阿富汗全境五分之四的国土是山地,平均海拔900-1200米,还是一个地震非常频繁的国家。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峰是与巴基斯坦边界处的诺沙克峰,海拔7485米。
兴都库什山脉从东北横贯西南,阿富汗大部分河流发源于此。
绵延的崇山峻岭屏阻了印度洋季风,虽然阿富汗最近的地方离印度洋也就才500公里,但水汽就是过不了。
导致大部分地区气候普遍温寒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10毫米,高山植被稀少,西南部海拔不高的地方都是荒漠。(什么是荒漠点这里)
整个阿富汗农业条件很抱歉,但考古学家在这片沟壑纵横的山地发现了10万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人们以山羊为图腾崇拜。
至今,阿富汗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国际援助,但在一些河谷盆地能出产很多高品质的经济作物,例如石榴和藏红花。
与伊朗交界的藏红花品质极高,今天已经成为阿富汗国礼,阿富汗也成为仅次于伊朗的世界第二大藏红花产量大国。
阿富汗的资源并没有系统勘探和开发过,即便如此,都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和铜矿。
东部巴达赫尚省还有一种品质极高的宝石矿藏——青金石
青金石色泽纯正深邃,蕴含金光,因为可以提炼特有的蓝色而在亚洲早期文明中倍受统治者和神职人员的钟爱。
公元前3500甚至更早,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从阿富汗巴达赫尚省到西中海沿岸出现一条青金石之路。
今天两河流域出土的镶嵌有青金石的军旗、神像都是来源于阿富汗。
阿富汗的青金石甚至在中国高昌、敦煌的石窟壁画中出现,就是那种千年不褪色的蓝色。
阿富汗境内山口、关隘密布,大小山路纵横交错,沟通着山系间巨大的高原和山地。
这种险峻又通达的位置,被誉为亚洲心脏。
由此,阿富汗成为一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战略高地,任何想要成就霸业的帝国都不会放过。
波斯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就了东西方统一霸业的帝王,阿契美尼德帝国版图一度横跨欧亚非三大陆。
居鲁士大帝征战一生,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阿富汗,甚至他本人就是被阿富汗先民的马萨革泰人所杀。
公元前500年,阿富汗第一次被外族占领,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现代阿富汗国语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就是古伊朗语变化而来,阿富汗人和伊朗人是可以聊天吵架的。
波斯人最初信仰的拜火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就出生在阿富汗,拜火教从阿富汗影响辐射到古波斯而成为国教。公元前330年,希腊精神小伙儿亚历山大千里迢迢送来了波斯帝国的盒饭,希腊人在兴都库什山南北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 世纪。
阿富汗境内也发现了大量希腊古城遗址,出土希腊人使用的钱币。
阿富汗还一度被印度阿育王统治,在北部迪里别尔金古城遗址中,古希腊的宙斯和印度教的湿婆被供奉在一个庙里相安无事。
公元前135年左右,生活在中亚北方游牧民族———塞种人的一支征服阿富汗,被中国人叫做大夏。
塞人是现代阿富汗人的重要民族来源之一,至今还有10%的阿富汗人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公元1世纪至4世纪,经常在中国河西走廊一带和匈奴打群架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以阿富汗为中心建立贵霜帝国。
疆域纵贯伊朗、中亚和印度北部,和中国大汉帝国、罗马帝国、伊朗安息帝国一起称霸欧亚大陆。
今天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是贵霜帝国的都城。
大月氏人也学着开辟绿洲,种树养马,打造新农村。
并且和周边国家搞关系,依靠本地双峰骆驼带资进组,加入丝绸之路商贸团队,以贸易立国。
贵霜帝国出产的汗血宝马是丝路上最紧俏的商品,相当于世界各国王公贵族们最青睐的超跑。
贵霜国王迦腻色伽一世还是个佛教发烧友,四处修建佛塔,传播佛教,召集世界各地僧侣召开佛教代表大会。
阿富汗人把希腊雕塑和佛教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佛教雕刻艺术,佛陀第一次以人的模样出现,还烫着波浪头。
巴米扬是贵霜帝国的佛教中心,人们在山崖上修建石窟,塑造大佛,世界各地的僧人都来朝拜。
公元1世纪,阿富汗僧人还把佛教带入中国,中国高僧玄奘、法显都是途经阿富汗到印度留学。
今天中国人所信奉的印度佛教,正是被阿富汗人重新塑造过的佛教。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带着伊斯兰教登上世界舞台。
公元742年,在阿富汗北部巴尔赫建立了第一个清真寺,公元9世纪,阿富汗全境被阿拉伯人占领。13世纪,阿拉伯人的戏份刚刚杀青,蒙古大哥杀气腾腾而来。
现居住在阿富汗中北部的哈扎拉人就是随蒙古大军迁徙而来的部落,长相更像我们东亚人。
一直到18世纪的几百年,阿富汗一直在印度、波斯、中亚几个帝国争夺的中心。
突厥语、蒙古语、印度语、阿拉伯语,、甚至希伯来语都在喀布尔地区流通。
大部分城市被屠戮,贸易路线全部被摧毁,巴米扬成为一个废墟之城。
在被战火一遍遍洗礼之下,伊斯兰教关于人类平等,兄弟友爱,只有一个万能真主的教义看起来实在太能慰藉人心了。
直到今天,阿富汗境内,95%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
人们宗教观念很强,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清真寺遍布城乡,还有很多清真寺负责小学教育。
阿富汗民族众多,一个民族中还有数不胜数的部落和氏族。
目前,官方承认境内有30多个民族,突厥语、蒙古语、印度语、阿拉伯语、甚至希伯来语都在这里流通过,至今没有统一的语言。其中,普什图族占总人口44%,是阿富汗的主要民族。
1747 年,普什图族的一个部落酋长建立阿富汗王国,标志着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
但阿富汗获得其现代名称的时候,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此后200年至今,中央王权和地方部族势力是分离的。
众多山地民族,各个都能征善战,把部落族群作为自己的归宿。
有外敌就团结一致对抗外敌,没外敌就在窝里自己打自己。
国王就是一个工具人,保守的部落首领和神职人员控制了真实世界。
每每中央政府颁布《宪法》,试图统一国家,现代化改革的时候,就会遭遇激烈抵抗,每一次都能喋血街头。
近代以来阿富汗又沦为苏俄和英美博弈的战场,连个当棋子的机会都没有。
19世纪,为了防止沙俄势力南下印度,英国3次入侵阿富汗,每次都被阿富汗部落打得灰头土脸。
冷战时候,阿富汗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前沿,美苏两国建桥修路争相给阿富汗经济援助大献殷勤。阿富汗选择了一条礼金全部收下,但谁也不以身相许的策略。
苏联觉得自己真心喂了狗,决定用战争武器以绝后患,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军队所到之处,到处都是血雨腥风,摧毁村庄,屠杀村民,甚至还使用化学武器。
但阿富汗这种山地国家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在美国支持下,大量反抗组织成立。
1987年,阿富汗反抗组织获得美国和沙特各10亿美金的援助。
最终,苏联十万大军陷入阿富汗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也是阿富汗人给苏联的分崩离析送上了最后的挽歌。
苏联撤军之后,阿富汗又陷入曾经各个反抗组织的军阀混战之中,仅仅在1994年喀布尔就有约一万人在教派冲突中被杀。
1994年,有一支曾经被美国出钱出力扶植的武装力量——塔利班兴起,并且在1996年占领90%国土,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塔利班是普什图语“学生”的意思,最初大部分成员来自于巴基斯坦难民营的宗教学校。
这些宗教学校不学习文化知识,只给这些遭遇苦难的小孩子们灌输极端扭曲的宗教思想,教他们战斗技能。
因此,塔利班骨干们大多没有受过教育,甚至连报纸都没读过,他们开始在阿富汗国内推行反人类的激进政策。
实行严格的伊斯兰刑法,禁止电影电视等一切娱乐活动,残害女性的恶行比比皆是。
还炮轰巴米扬大佛,摧毁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让这个古老国家千年文明毁于一旦。
截至2001年9月, 世界上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三国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
同时,在塔利班的庇护之下,阿富汗一个叫基地组织的团体,在世界各地发动包括美国911在内多次恐怖袭击,大量无辜平民遇害。
2001年,美国在整个西方盟友的支持下,在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大部分国家的配合下,用了2个月时间推翻了塔利班政权。
常年的战火毁掉了曾经富饶安定,朝气蓬勃的阿富汗,重新创造了一个混沌狰狞的新阿富汗,人性之恶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家族解体,亲人离散,秩序崩溃,让人们脱离了道德和法律的束缚,那些温和高尚的人们死去,残酷暴力的人获得生机。
曾经的游击队长最终都蜕变成为暴虐的军阀,人们以暴制暴,以血洗血,这个国家在无休止的杀戮中循环往复。
毒品种植成为各大军阀势力主要的经费来源。
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被叫做金新月,是世界三大毒品产区之一。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和大麻生产国,2017年,鸦片对于阿富汗GDP的贡献高达30%左右,在农村鸦片甚至可以充当货币。
大量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阿富汗人逃往国外,今天,有700多万难民流散在世界各地。
国内3000多万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文盲。
塔利班武装分子会在政府刚刚建立的学校中发动恐怖袭击,让无数幼童葬身恐怖阴影,连教育这点仅存的希望被抹杀。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那些面目狰狞的恐怖分子还是在不遗余力的把国家拖入泥潭,但阿富汗缓慢地走向现代化国家的轨道。
驻阿富汗国际部队的士兵来自世界37个国家,联合国和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也广泛参与了阿富汗重建。
阿富汗获得世界各国数以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其中来自欧盟的援助占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
美国提出一个以阿富汗为中枢,中亚能源南下,南亚商品北上的新丝路计划。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计划,2001~2014年,免除了阿富汗的到期债务,提供了15.2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
战争摧毁了阿富汗80%的基础设施,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基建小能手,在能源开采、水利建设等各个方面给与阿富汗大量援助。阿富汗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修复了博物馆大楼,门前的石碑铭文写着“文化存国家生”。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帕米尔高耸入云霄的高山,有兴都库什山间翱翔的雄鹰,也有东西方众神笼罩的山谷。
那些炮火摧残的断壁石窟、弃掷逦迤的珍宝佛像、还有千千万命运的筛子被随意丢进深渊的人民让全世界扼腕叹息。
今天一个个平凡的阿富汗人在苦难却又坚强的土地上创造自己的未来。
愿久违的太阳去驱逐这里无尽的灰暗。